您好 [登录] [免费注册]
欢迎来到123仪器网!24年专注 · 正品保障 · 闪电发货

色差仪是谁发明的?色差仪的由来和发展

2024-07-17

色差仪的发明是经过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逐步形成的,不能简单归属于某个人。以下是关于色差仪发明和发展过程的详细概述。

 


色彩空间的建立

17世纪,牛顿使用玻璃棱镜证明了一束白光可以被分成可见光谱。他在实验中通过折射和弯曲光线,将其分成单色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描述我们可见颜色范围的有意义的方式,即ROY G. BIV - 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和紫色。

基于这种认知,牛顿开发了Newton Color Circle(牛顿色环),开始对互补色和加色混合进行有趣的研究。



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将GuildWright的研究发布为1931 RGB色彩空间,进而形成了CIE 1931 XYZ色彩空间。虽然这些数学方程式帮助我们量化了人类对色彩的视觉反应,并且是颜色测量设备的基础,但是科学家们很快就认识到这个由如此多绿色组成的二维模型并不完美。



1952年,Richard.S.Hunter博士创立了Hunter Lab色立体空间。这个色度空间中,L代表颜色的明亮度,a值代表颜色的红绿值,b代表颜色的黄蓝值。所有物体的反射及透射色均可以用Hunter Lab色空间来表示。

通过这一颜色模型,亨特开发了一种在色彩空间中绘制精确颜色的方法,并使用Delta E表征总色差。这一发明将XYZ三刺激值表色系统更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后来色差仪的发明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1年后,CIE发布了一个更新的模型 - CIE L * a * b * - 只对亨特的原始数学方法做了一些小改动。如今,它是报告色度值的推荐方法,也是我们许多颜色测量仪器使用的数学方法。

 


色差仪的初步研发

50年代,基于Hunter Lab色空间的理论基础,美国一家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色差仪,用于测量和评估物体颜色的差异。

 

色差仪的技术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色彩管理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三刺激值型色差仪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研发人员开始寻求更精确、更高效的测量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分光电脑色差仪应运而生。这种色差仪依据分光光度法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从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光电脑色差仪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色差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满足了市场对色彩管理的高要求。

当前,色差仪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例如,一些先进的色差仪已经具备了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等特点,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颜色差异。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色差仪的测量数据可以实现远程传输和云端存储,为企业的色彩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