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色原理对人工配色的指导应用
2010-09-15
混色原理对人工配色的指导应用
配色是着色行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节所讲的配色主要是指不采用计算机配色仪器的条件下,用传统的配色方法运用一种染料或几种染料,通过合理的配伍和染色加工能获得需要的色样。
一个经验的打样人员,能够掌握配色原理和染料的特性,很快地通过打样就能打出符合要求的染。如果不懂得一定的配色原理,打样是十分困难的。打样是不仅追求色相和色光上的统一,同时还必须考虑染色牢度和经济效益,以及大样生产的可行性。色的混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色光的混合,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有色光线混合后,可得到白光;另一种是有色物质的混合,例如染料的混合,用上述七种颜色的染料拼混,却不能得到白色,结果是一种混沌的黑色。因此,染料的色与光线的色,在性质上是完全不相同的,光的三原色也绝不是染料的三原色。同时,染料的色质也不是纯洁的,所以几种染料拼混后的色光,比同样几种光线混合的光的颜色鲜明度要差。
在染色应用中,人们习惯把红、黄、蓝三色的染料称为三原色,实际上品红、黄、青三种色光的染料是代表色的三原色。等量的三原色相混合,可以得到黑色,原色与原色相混合可以得到二次色,例如红色加黄色产生橙色,红色与蓝色产生紫色,蓝色与黄色产生绿色。以任何二次色与另一个相对的原色做等量混合,可以产生黑色,这便是简单的配色原理。可是在实际配色中,由于染料的色光、力份等因素的影响。在打样的时候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干扰,因此染料配色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一 掌握染料配色的原则
按照配色的理论来讲任何三原色可以按不同用量配成数以成种色别,但是人的肉眼所能鉴别的色别一般只能几十种,更多也不过100多种。因为任何一种有机染料在化学上并非完全均匀的,它的色光也绝不是一完全纯正的,染料的配色不仅要掌握配色原理,更重要的是区别染料本身的色光,例如还原染料RSN,它的色光偏红,如果有等量的RSN蓝和等量的红色还原染料拼混,所获得的色光必然与用还原蓝BC所获得的紫色不同,同样用一个带有蓝光的红色染料与一个带有绿光的蓝色染料不能拼成纯紫色,而一个带有红色往往是蓝多于黄,紫色往往是蓝多于红,它们的关系一般为
红色(五份)+黄色(三份)=橙色
蓝色(八份)+黄色(三份)=绿色
蓝色(八份)+红色(五份)=紫色
当然,这些拼色都是假定三原色染料的力份都是相同的,如果染料的力份不同,则应通过核对后确定力份,亦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配色。总之,染料的配色是多方面的,不是单纯认为是色的拼混,尚有调与调的混合,即色相、明度、纯度的关系。因此
(红光的)蓝色+(蓝光的)红色=纯紫色
(黄光的)蓝色+(蓝光的)黄色=纯绿色
(红光的)黄色+(黄光的)红色=纯橙色
二 采用同一类弄染料
在配色时,首先要考虑所选用的染料必须是同属一个类型,例如直接染料与直接染料相拼混,活性与活性染料相拼,还原与还原染料染料相拼等。过去曾有应用盐基染料套染直接染料染棉布,但这不是属于拼色的范畴,同样用中性染料和直接染料一浴法染棉/维或黏/维纤维,也不是属于配色。配色时所拼用的染料所以要属于同一类型,主要是有利于用同一方法进行染色,使染色能对纤维有一定的直接性和达到吸附平衡。
不仅如此,同时还要注意同一类别中的染料要具有基本相同的应用性能才能拼色,否则所产生的染色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例如:直接染料根据其对温度、上染率及电解质效应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成甲、乙、丙三类直接染料,甲类直接染料上染率高,匀染性好,在60—70?C时就可染色(如直接冻黄G,嫩黄5G,直接蓝G 等)。乙类直接染料上染率较低,匀染性差,食盐对这类染料的促染效果大。丙类直接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在,食盐的促染效果小。因此在拼色时要注意选用性能接近的同类染料为宜,如实在无法选用合造的同类染料拼色时,那么,首先要考虑一个处方中应选择一个类型的染料用量更多的作为主角,用少量的其他类型的染料作拼色,但对工艺条件、操作都要十分谨慎。又如还原染料按染色方法的不同分成甲法、乙法、丙法和特别法等,在拼色时必须选择染色方法基本相同的染料,初染速率大致相同的染料。否则即使小样成功了,大样生产中往往会造成色光前后不一,匀染效果较差。分散染料根据其染料的分子量大小和染色性能、升华牢度等情况的不同,一般可分成低温型(E型)、中温型(SE型)和高温型(H型或S型)等多种,配色时应选择同类型染料拼混为宜,因为分散染料的上染曲线是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增的,如果彩S型与E型染料相拼色,首先要选择它们之间在不同温度时的上染率是否接近,否则由于染色温度的差异,会带来色泽变化产生色差等染疵。阳离子染料配色时,也胡两个S值(染料的配伍值)问题,根据生产实践证明:如果拼色时选用K值差异较大的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纤维,则在染色中易产生色花,诸如此类情况,在配色过程中都应充分考虑,否则打样就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甚至铸成大错,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另外,选择各种染料配色,还要根据染色成品的后整理要求,各种染色牢度的要求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选用染料才能奏效。
三 染料的染色性能
所谓拼色,就是用几种染料(当然拼色所用的染料愈少愈好)在同一染谷中进行染色,如果拼色中所用的染料之间的染色性能不一,必然会使染色效果欠佳,染料的染色性除了上面所讲的染料类别(型)外,必须重视染料在同一温度下面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的相容性是否一致。染料相容性的含意是广义的,就染色应用上来说,其中包括对纤维的上染率,染料的扩散性能,染料的分散稳定性,不同电解质的影响,助剂的影响,染浴比的影响,染浴pH值的敏感性和各项染色牢度等。这些都要根据染色方法、染色条件和对各种纤维的染色要求来决定,例如分散染料用于绦纶纤维染色,拼色时不仅要考虑染料的上染曲线要基本一致,还要考虑不同pH值对上染率和色光的变化,助剂的相容性,染料的移染性等,如果采用小浴比快速染色方法,还要考虑染料在快速染色中的适染性。当前采用分散染料三原色拼色,就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如果三原色染料本身的相容性很差,那么在拼混任何颜色的时候,都会在生产中带来不良的后果。
有些染料本身是三次色,而且彼此相容性较差即使这种染料单独使用,往往也很难掌握它们的匀染度,如Foroh棕S-3RL,Foroh棕S-3RL等分散染料。又如浴比依存性的问题,甲、乙两个染料在小样拼色时,采用1:30浴比,在大样生产时浴比为1:6,如果甲染料在1:6浴比时的上染率和1:30浴比时的上染率基本相同;而乙染料在1:6浴比时上染率为90%,1:30时上染率为75%,则在大样生产中的色光必然会与小样的色光有区别。
染料的扩散性对保证拼色时获得色光的一致性、小样与大样的物重演性等诸因素有重要意义,例如分散染料拼色时,选择扩散系数基本相同的染料进行互拼,可使色相稳定,得色量稳定,如Foron红玉S-2GFL(扩散系数8)与Foron深蓝2GL(扩散系数5)拼混其效果不及用Foron蓝SE-BR(扩散系数7)与Foron红SE-B(扩散系数7)拼为合宜。
四 掌握余色原理
所谓余色,即两种颜色有相互消减的特性,如有一带红光的蓝色,如果认为红光太重不符合要求,可以加入少量的绿色(红色的余色)来消减红光,每根对角线两端的颜色互为余色。
(黄光的)蓝色+微量的紫=(红光的)蓝色
(红光的)蓝色+微量的绿=(黄光的)蓝色
(蓝光的)红色+微量的橙=(黄光的)红色
(黄光的)红色+微量的紫=(蓝光的)红色
(蓝光的)黄色+微量的橙=(红光的)黄色
(红光的)黄色+微量的绿=(蓝光的)黄色
利用余色原理来调正色光,只能是微量的调节,如用量太多,会影响色泽深度和鲜艳度。同时,还要考虑补色的关系,使配色能达到尽到尽善尽美,例如有一只绿色的蓝色,要改变为红光的蓝色,按余色原理可加入少量红色即可调正色光,但是这个混合必然会影响到蓝光的鲜艳度,因为绿光与红光互为补色,如果加入少量的蓝光的染料便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因为蓝光紫色的引入,一方面可增强本身的深度,另一方面紫色中的红色,可减消蓝色中的绿光。因此在配色时要尽量防止补色的产生而影响色光的不纯,但在有些时候我们却可利用补色的关系来调正色光,例如带蓝光的黑色如果要使其更加乌黑可加入少量的黄色(黄与蓝互为补色)便可达到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