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量的颜色问题促使计算机自动配色快步发展
在工业中大量的颜色问题与混合色料的膜层有关。清漆膜层给表面上光并显示下面的颜色和纹理,蜡层也由此功能;纸张形成以个背景,使字迹清晰易读,并防止字迹印入下层;布是纺织纤维,常需染色,它也许不透明,只显示本色,或在其它用途下可能为半透明,如尼龙袜;涂料层以本色来遮盖彻底色;搪瓷是加入玻璃介质中的颜色,用本身的永久色在金属上形成不透明覆盖层;陶瓷薄膜层用于着色并使防水粘土和陶瓷产品具有不同的种类和用途;塑料的许多应用中就包括塑料的颜料薄层,如墙纸、墙上开关;等等。在所有这些工业应用中均需进行色料的混合和配方预测,即需要正确地选择色料及给出各色料的浓度比例,以获得要求的颜色匹配。
当色料膜层制造商在进行颜色匹配时可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起初,色料的选择和配方预测是采用基于成本、可行性、持久性等基础上的原始的尝试和变差方法。配色者凭经验选择一定的色料进行小规模混合,记下各成分的权重,逐次加入在混合物中尚缺少的成分以实现匹配。当达到与要求的样品色足够接近时,所记录的每种成分的权重就是配方,然后,按此配方进行大规模的混合,这时得到的混合色与要求的样品色如果不完全相同,配色者往往通过加入少量的高着色强度色料来进行调色,以达到希望的着色目标。这种方法很直接,需要丰富的实际配色经验,否则所用的混合色料种类很多,既不经济效率又低下,特别是随着配色者经验的丰富程度不同,直接影响了配方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上述尝试和辩差法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从色料与颜色的本质和机理上来研究两者的基本关系,因此,多年来很多颜色工作者和色度学专家努力寻求色料混合物系统的理论机制,以实现用一组有限种色料的特殊组合来进行多种颜色的匹配。这时自然地将CIE系统引入到色料混合工业,每种式样均由光谱光度数据来表示,各种色料也以一定的色度参数来表征器混合光学模型如Kubelka-Munk理论等进行色料的正确选择和配方的科学预测。在色料混合理论研究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普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业颜色控制的质量,同时又强有力地推动了颜色科学的丰富和完善及其工业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和长足发展。